春天,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徵,是嚴寒後的溫暖,是一切奮發的起點。「沾衣欲濕杏花雨,吹面不寒楊柳風」,古代詩人以「杏花雨」及「楊柳風」具體描繪了春之詩情,乘興遊春的怡然躍於紙上。孩子的課文讀到春天來了,孩子不禁問春天來了嗎?我怎麼沒看到?這二週老師們決定帶著孩子一起尋找春天的足跡,讓孩子也找找身邊的「杏花雨」及「楊柳風」。
三年級老師們決定帶孩子一起種下「希望和夢想」。先引導認識將要照顧的小生命,了解這些小種子的祕密。每天下課開始要澆水並記錄長大的痕跡,對孩子來說這也是另一種生命教育的體驗。呵護植物就像呵護一個生命一樣,給予滿滿的關心與愛護,植物就會展現韌性與生命力。「你要乖乖長大,我想趕快看到你喔!」小種子或許真的聽到孩子們的心聲,很多都已經發芽成長了呢!
低年級的老師則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如何找春天?可以從校園、海邊、公園、課本……找到春天後怎麼記下來和同學分享呢?孩子們開始天馬行空的討論,可以用爸爸媽媽的手機拍下來、可以畫畫畫下來、可以直接記在小腦袋瓜裡……活動中我們也讓孩子上台分享自己找到的春天。教育不就是從生活中開始的嗎?爸爸媽媽們假日和孩子一起去找找看吧!
上週父母成長大學羅文嘉老師曾提到,不論任何時候『陪伴孩子成長』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。他曾帶著幼稚園畢業的孩子,一路從台北搭高鐵到屏東夜宿海生館,騎著摩托車揹著又大又重的行李一路到了牡丹部落,父子倆享受著黑漆漆的下雨天,在沒有路燈的夜晚兩人相互依偎著,天啊!那是一個怎樣動人的畫面!他認為比起分數,學習的過程更加重要;比起要求孩子認真念書,不如陪伴孩子完成每一道重要的人生課題來得有意義。
家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家庭帶給人們愛、溫暖和歡愉,家庭是我們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安定人心的錨。親愛的爸爸、媽媽讓我們一起努力,希望家庭裡的記憶、故事、味道,讓孩子與家的關係更為緊密。一個心念的轉變可以讓愛不是約束而是陪伴,而這陪伴的過程也會是一趟好玩的發現之旅。
春天真的來了,春天就在我的心裡!春天就在我的家裡!
菲力大豐安親校 季達主任 106.03.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