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祁祁園長我畫了城堡,爸爸、媽媽住一樓,我住在樓上喔!」、「祁祁園長你看我畫的恐龍像不像?」、「我畫棒棒糖送給你」以上的對話全屬真實,因為城堡、恐龍、棒棒糖全都在日記圖裡,爸爸、媽媽您找到了嗎?
該怎麼樣引導繪畫中的孩子多說一點呢?「談談你的畫!」是一句很有用的開場白。聽到大人問這樣的問題,孩子多半會比較願意與你談談。我們還可以試著對孩子畫中的形狀、線條、顏色等做出鑑賞。例如,「你的畫裡有好多又紅又大的圓圈圈喔!」或者「你用了好多藍色呀!」還可以多使用「你想、你認為、你覺得」這樣的句子。用這樣的提問法,通常預設並暗示「你一定有東西要說」或「這作品一定有什麼故事性」的立場。即便孩子原本作畫時根本沒想這麼多,卻會因為受到問題裡的暗示,而自然引發思考與回答。而這回答當然就包涵各種千奇百怪的可能性了。
孩子用圖畫寫日記,在學校裡,畫日記圖時間是孩子之間交流最密切的時候,藉著圖畫的分享,孩子們的話題變多了。剛開始,孩子的線條生硬無序,過了一些時候線條變得更加雜亂,家長不要太著急,很快的線條就變得流暢而有規律,這時候的孩子說他是畫畫,不如說活動肢體更為貼切,但這過程鍛鍊了他的協調能力,同時體會到肢體動作(手繞圈)與紙面軌跡(圓形)的對應關係。手的動作流暢,線條的軌跡就平滑,手用力則線條就顯出較深的痕跡與力度,這一體會是將圖形視為事物或概念的視覺對應物的基礎。
接著孩子會發現一些形態與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東西有點像,進而導致孩子嘗試在偶然形態上做進一步的、有目的的加工處理,使之更加接近實物的樣態,孩子繪畫中就出現了最初的、有目的的型態。繪畫自此脫開任意塗抹的階段,而成為孩子表達思想、尋找樂趣的重要方向,並有可能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每個孩子因個別差異及發展的不同、生活經驗的不同,都可能間接影響孩子構圖的表現。但不論您有多忙,都期待家長們每天撥出少少的時間,以多詢問、多鼓勵、多讚美的態度,引導孩子有信心嘗試各種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、情緒,讓孩子從中獲得喜樂與自信,因為您的關注刺激孩子主動學習的意願,至於許多太過抽象不是一般平凡人看得懂的圖案,您還可以在日記圖旁加上註解喔!畢竟打造孩子多采多姿的笑意生活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。
【愛的小叮嚀】
1.氣溫的變化和溼氣,都容易讓我們的身體防護機制受到考驗,請協助孩子戴上口罩或是圍上小圍巾,保護好口鼻與呼吸道。
菲力安康幼兒園 祁祁輔導園長 106.11.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