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天氣冷颼颼,孩子們身上穿了一件又一件的衣服,還外加帽子、手套。不過有個小男生無比神勇,只穿著一件背心,問他「會不會冷?要不要多穿一件外套?」聽到的回答一律都是不需要,因為「我不要摺外套,也不想掛外套。」
一位小女生脫掉外套後,本來都是小哥哥幫忙掛外套,可是當大家都去公園玩沒有人可以幫忙的時候,孩子只能拿著外套、衣架來找姐姐,並且說著「我不會,請幫忙。」於是姐姐示範一次後讓孩子跟著練習。隔天一樣的情節再度發生,這時候姐姐只動手幫忙把外套攤開,同時給予鼓勵的說:「你會,我站在旁邊陪你。」
再隔一天小女生還是一樣的時間,拿著一樣的東西,說著一樣的話,這次老師不動手呵,只動口對孩子說:「請你先試試,我就在旁邊,如果不會再來找姐姐。」但是小女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熟練的自己掛好外套,完全不需要姐姐任何協助了。
孩子遇到讓他們感到不安,或是感覺到危險的事情,常常會覺得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不要去做,只要不去嘗試就不會受到傷害。其實有時候是因爸爸媽媽都幫他們安排好所有的事情,或者已經事前為孩子們預測好可能會發生的狀況,所以養成孩子對於成人的高度依賴。但是當事情都被安排好了,都被幫忙習慣了,孩子會漸漸呈現出一種不去面對問題的狀態。
當孩子說出「我不會」或「我不要」時,我們可以先了解孩子的困難之處,也協助孩子想像成功時的喜悅心情。當孩子表現出正確的行為時即給予「具體」表揚;當遇到挫折退縮時,就用鼓勵的方法協助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;當有了進步,還可藉由同儕力量鼓勵。鼓勵是孩子勇氣的來源,千萬不要讓一句「我不會」成為逃避的理由,讓孩子多嘗試、多練習,享受自己動手完成的成就感。
愛的叮嚀:
1.1/27是賀歲親子運動會,請不要缺席,讓我們一起「十犬十美」賀新年。
菲力安華幼兒園 靜慧園長 107.01.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