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,傳統民間習俗中端午節與春節、中秋節是一年的三大節日之一。在端午節之後,才算是正式進入炎夏。今年的端午節,剛好在孩子們的國小期末考前,準備粽葉、白糯米和紅豆餡,教孩子們包粽子,取其諧音「包中」,有如古時考取狀元一般帶來好運,期望孩子能贏得好成績。
紀念偉大詩人的情操
愛國詩人屈原,是楚國人,當時的楚王沒有聽信屈原的諫言,反而造成一些大臣對楚王的進言,將屈原流放到邊境,後來楚王果真被秦王殺害,屈原聽到消息十分難過,便抱著石頭跳入汨羅江自盡了。
包粽子、划龍舟、詩人節
百姓被屈原的愛國情操所感動,於是就用竹葉包著糯米的飯糰投進江中給魚吃,希望魚不要吃屈原的身體,後來世人便在每年的五月五日,有了包粽子的習俗,也將這天稱為端午節。因為屈原是一個愛國詩人,所以端午節這天也是詩人節。屈原投江之後,相傳當時有人想要找尋屈原的屍體,所以就划著船在汨羅江上找,就演變成划龍船的習俗了。
掛艾草、菖蒲、戴香包
艾草和菖蒲都是傳統驅邪聖物,古時候人們在自家的門口掛上艾草、菖蒲以驅毒避邪,香包是吉祥的避邪物品,配戴香包當然是為了驅邪避兇。
午時水、喝雄黃
因端午節後各種蟲類,開始活躍起來,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;在端午節的正午時分的井水,傳說在夏日中暑時,可喝午時水來退燒熱。雖然傳統習俗與做法,現代不能完全合用,但適度的環境清掃及維持清潔,增強個人的免疫力,正確並勤加洗手,也能在炎炎夏日健康舒適喔!
【校務提醒】
下週五將最後一次發出成長手冊,並發回孩子的個人自信成長報告書,藉由這份成長報告書給孩子的成長肯定鼓勵,也讓菲力與您一同規劃孩子接下來的學習計畫。
菲力北新安親校 配乾主任 107.06.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