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心學習小技巧
近期放學時間,老師們總是會多帶幾把雨傘出門備用,多變的天氣,讓孩子們放學回來,不是被太陽公公晒得滿頭大汗,就是因雨水而衣物受潮。老師們在班上也不斷叮嚀孩子們,記得隨身攜帶一條小手巾,多帶一件備用衣,以便在活動或流汗過後,可以將臉及身體擦拭乾淨並換上衣服。清爽舒服之後,更能靜下心來學習。
符合時宜的自然課
淅瀝瀝下個不停的「梅雨」,讓連續幾天的高溫下降了不少,除了提醒孩子照顧好自己的健康,老師們也趁此機會向孩子介紹「梅雨季」。從中年級開始,孩子們在自然領域中開始逐步認識「天氣」,從雨量、風向、雲層等觀察,了解我們生活中的氣候變化,而到了高年級更是對「鋒面」、「冷熱空氣」有初步理解。
「梅雨」開始的日子稱為「入梅」,結束那天為「出梅」(臺灣大約在5月中旬入梅,6月中旬出梅)。當冷暖空氣劇烈交會的同時,天氣極不穩定,這段期間將出現持續天陰有雨的自然現象,由於梅雨發生的時段正是梅子的成熟期,所以稱這種氣候現象為「梅雨」,這段時間也被稱為「梅雨季節」。
展開我們的健康省電模式
怎麼樣才能知道夏天到了呢?有的孩子說「會一直流汗啊!」有的孩子講「我可以吃冰的時候,就是夏天來了。」還有觀察敏銳的孩子提到「夏天盛產西瓜,媽媽開始切西瓜,就代表夏天來了。」熱熱鬧鬧的討論中,老師們也提到將冷氣溫度設定在26、27度左右,搭配電扇循環舒適又省電;當然,我們也要學會照顧自己,進出冷氣房時擦乾汗水,適當增添衣物,多喝水補充水份,才能身體健康唷!
菲力中正安親校 逸卉主任 109.05.22